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办职成〔2018〕854号)要求,现将本校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我校前身为成立于1959年的河南省南阳地区戏曲学校,1989年更为现名,是南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职业学校,全民事业单位,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中等艺术人才和开展社会艺术职业培训,推动南阳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目前,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中国曲协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南阳教学基地。校园面积占地面积43.35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分滨河路、中州路两个校区。
1.2 学生情况
截止到2018年10月31日,学校现有全日制中职在校生1298人(含招收小学毕业生的五年制学生),2018年招生551人(含五年制),2018年毕业生338人;学校年招生规模稳定在400人以上,生源主要来源于南阳市,开设戏曲表演、舞蹈表演、音乐(含声乐、器乐、戏曲音乐伴奏)、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播音与节目主持、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计算机平面设计、酒店服务与管理、社会文化艺术、会计电算化、文秘、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等12个专业。学生巩固率在98%以上,年培训规模200人以上。各项指标与上一年度相比略有增长。
表1-1:截止2018年10月31日各专业学生比例统计表
1.3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逐步成为专任教师主力军;教师学历结构不断改善,高学历教师比例增加。学校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 89 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 79.4 %。
1.4设施设备。
学校建有千兆主干校园网、多媒体、校园演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同时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学、心理咨询服务、网上招聘信息交流等功能设施。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0.5万册,报纸、期刊136种,可方便快捷的为师生提供书籍及报刊杂志阅览服务。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思想政治方面: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养成教育,每周周一开展升旗活动,由各班轮流负责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充分利用每周周三的团课活动和每周周日的班会时间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强化纪律观念、提升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8年毕业率为98%,体质测评合格率为99%。
德育工作情况
(1)重视德育工作建设,每周为学生安排德育课堂,并挑选经验丰富的教室成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们排忧解难;组织志愿者进社区、上街道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于五四青年节培养优秀学生加入中国共青团,并举办了庄严的入团宣誓仪式,推荐优秀团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2)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重视学生纪律管理,开展教室、寝室卫生督查,保持校园卫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各班配备运动器材,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充分利用横幅、板报、展板、公告栏等,在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3)社团活动、学生会建设及活动方面,重视学生会建设工作,挑选品学兼优,富有责任感的学生加入到学生会,并定时开展学生会工作分派、问题反馈、结果汇总等;筹建校园剧社,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鼓励学生们根据专业特点自编、自导、自排各种节目;重视学生文明礼仪建设,挑选学生组建礼仪队,选派专人负责学生礼仪培训;学生会、团委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习雷锋精神”演讲比赛、“尖尖荷唱响五月”歌手大赛。
2.2在校体验。
学校注重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积淀,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2.33%,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5.26%,实习实训满意度达97.23%、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5%,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7.2%,生活满意度达96%。学生德育工作情况、思想政治状况满意度98.5%,相比上一年度提升了1.3个百分点。学校还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毕,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5%。
2.3资助情况
我校高度重视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贫困生助学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平顶山市文化旅游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平顶山市文化旅游学校国家助学金、校内奖学金评选实施办法》,构建了“免、奖、助、补”的助学工作体系。助学金的发放,严格按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程序进行,及时足额发放。2014年学校共计免学费130.58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36.1万元;2015年学校共计免学费154.68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47.5万元;2016年学校共计免学费148.16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27.5万元;2017年学校共计免学费131.89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33.4万元;2018年学校共计免学费152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45.8万元
2.4就业质量。
我校坚持“以德育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突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渐进顶岗”的办学特色,建立了完善的就业管理制度,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创业教研室以及学生创办的就业协会,构建了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学校和行业企业多层次、全方位合作,走活了“招生-培养—就业”三步棋,创造出了“教学—实习—服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就业创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信息、就业保障及就业学生管理跟踪与巡视回访制度五维一体的就业创业工作运行机制。
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学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薪资待遇略有提升,学校鼓励学生追求更高的学习平台。
2.5 职业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和系列专题训练,来推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式和以学生评价为重要指标的课程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我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了社会的好评,特别是得到了相关企业的信任。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我校坚持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专业化建设之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加强特色专业、示范专业建设,形成了以示范专业引领专业群不断扩张的专业发展格局。建立了“市场调研—专家论证—教育部门审批—专业开设—跟踪完善”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本着“专业设置对接市场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岗位工作过程”等“三对接”的专业建设理念,科学谋划专业布局。2018年新增城市轨道运营与管理专业,并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精神,学校进行充分调研。重点建设高星戏曲、舞蹈、曲艺等示范专业,加强音乐、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建设,专业建设设施配备基本齐全,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达到了96%。毕业生绝大多数在当地专业团体就业并成为行业企业骨干,区域经济贡献率达到90%。
3.2质量保证
我校牢固树立“教育质量就是生命线”的观念,以管理促服务,以服务带管理,细节入手,注重内涵建设,主动构建四级质量监控体系,一级监控指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负总责;二级监控是指主抓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务科和学校专家委员会共同全程监督教学过程管理,学生科负责学生的日常行为,团委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等工作;三级监控是专业教学部、教研室负责全程监督教学过程管理;四级监控是班主任直接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通过监控,有了管理质量保证。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顶层设计重视教学、领导干部关注教学、政策机制激励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教学、科研教研促进教学、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
3.3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坚持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规律办学,以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面向市场需求、面向学生个人的发展为宗旨,确立了“身体健康、心智健全、掌握技能、服务社会”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探索出了以实践教学为总体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3.1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吸纳行业(企业)人员,针对生产岗位实际,共同进行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核心,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融基础素养课程(德育、基础文化、公共艺术、专业基础等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见习与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实现模块化,进一步完善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的课程标准,以及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有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3.3.2加快校园数字化建设。学校建成了千兆网控中心,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全校所有教室均连入校园网,教室安装了触摸液晶书写屏、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投影仪、中控多媒体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部分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信息点遍布教学、办公和生活区,为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办公自动化和图书情报网络化奠定了基础。
3.3.3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途径,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校校合作”为主要实施途经,探索出了 “全面+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3.3.4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训基地建设。除了建有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艺术类专业实训基地演播大厅外,还与校外对口单位或企业共建教学、教育实习基地64个,形成了校内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合理分布、基本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群,实习基地利用率较高,有力支撑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3.3.5教材选用规范。教学课程的开设做到了开足开齐,教材选用规范,德育课、文化课均采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教材,专业课程均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国家级统编教材,坚决杜绝非法出版物、粗制滥造教材进入课堂。目前,已建成《曲艺》等精品课程10门,根据教学需要共同开发校本5门教材和其它教学资源。
3.4 教师培养培训。
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与培训,除每年度选派专业教师前往企业实践提高技能素质之外,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派出教师前往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参加培训学习、学历提高、技能提升等。利用1个大师工作室按计划开展活动并产生成果,切实履行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责,发挥了辐射引领作用。2018年度,学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总学时达1000学时以上。
学校还组织了教务、学工管理系统培训,教学资源库平台使用培训,办公OA系统使用培训、微课制作培训等现代教育技能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5 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建立并完善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注重检查落实,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教学、学生、安全等管理队伍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相互协作、素质良好,注重常规管理和过程管理。二是成立教学专家委员会和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从各个方面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进行严格监督。三是严格管理流程,做到工作流程清晰,职责权限明确,管理规范有序,绩效奖惩有据。四是坚持校领导带班、中层领导和班主任值班制度,主要抓好三个全面:全覆盖,全时段,全岗位。一年来未发生食物中毒、火灾、重大失盗案件和群体性违法违纪行为,校园安全稳定,保证了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3.6德育工作情况
3.6.1 开设德育课程。学校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开齐开足德育课,主要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等专项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同时,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当中去;举办新生入学教育、文明修身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党爱国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学风考纪教育和毕业就业教育等专题系列教育,形成“天天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校园文化特色。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收到社会和上级领导的好评。
3.6.3 团组织和学生会建设。学校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召开了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学生会委员会;多次召开学生干部大会,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自管自律作用。校团委加强基础团务规范化建设,举办团校活动,一年来吸收新团员205人。
3.7党建情况。
学校现有党支部3个。学校党委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这一中心和育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益和办学效益。党支部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活动,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教育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真正做一名合格党员。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市场调研,参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研究,提供体验式、顶岗式实习岗位,并安置学生就业。每年5月份学校安排毕业生就业大型推介招聘会。学校与南阳曲剧艺术中心、南阳市豫剧团、湖北三峡人家等7家大中型行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办学关系。通过校、企(校)合作,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为行业、企业提供了大批合格的技术人才,同时还为数以千计的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方共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2 学生实习情况。
近几年我校广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了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学生实习工作中,学校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详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书,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并选派优秀指导老师跟踪指导。在校学生见习率和顶岗实习率均达到100%。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4.3.1我校与南阳曲剧艺术中心、南阳市豫剧团合作办学,形成了以我校为核心层,以剧团为合作伙伴层的集团化合作模式,以培养德才兼备、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戏曲类专业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集团的资源优势,开展团、校互动,产教结合,加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促进了南阳地方戏曲向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3.2学校长期关注、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专业梅花班,免收学费、住宿费、书作费,五年制的学生更是后两年人均补贴5400元进行专业培养。学校于2012年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2017年挂牌成立中国曲协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南阳教学基地;2018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社部“2018—202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研培院校。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所承担国家级非遗研培工作的中专学校之一,学校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处一个非遗研培平台,既是对学校办学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目前,学校已经完成了2018年首期宛梆培训班和戏曲培训班整建制80人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任务。2019年承担的河南越调和内乡宛梆培训任务已经由文化部非遗司列入规划。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目前,我校为社会艺术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技术技能型艺术人才,他们现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业务骨干,有的成为艺术家、演奏家。在对近年毕业生就业后的满意度调查中,95%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好、事业心与责任心强、专业技能过硬、求实敬业、心理素质好,协作精神好。在2018年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和省级赛事中,学校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12项、省级竞赛奖36项。地方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我校办学予以高度评价。南阳电视台、《南阳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我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与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5.2社会服务。
5.2.1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文化强市发展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参加了多期电视台新梨园栏目演出和评委工作,多名专业教师承担了戏曲进校园教学活动,参与了南阳市教育系统艺术师资培训教学工作,南阳市创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文艺晚会、南阳市庆祝香港回归庆祝文艺晚会及其他文化艺术演出展演活动;2018年南阳市戏曲春晚组台任务也交给艺校筹办。这些活动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进一步彰显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在稳步提升。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保障。
6.1.1学校办学经费得到保障,中职生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按时足额拨付。
6.1.2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6.2政策措施。
6.2.1强化党委领导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监察室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6.2.2南阳市政府重视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将职业教育学生入学率作为初中的考核指标,加大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工作。学校办学有充分的自主权,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7.特色创新
案例一:非遗保护
作为“中国曲艺之乡”的南阳,曲艺曲目多,传唱曲(书)目总数为2700多篇(部);全市各县、区都有说唱团、曲艺队或曲艺组,加上众多业余“曲友”,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曲艺队伍;曲艺作家多,以兰建堂、阎天民、李文武、杨清江等为首的全国、全省知名曲艺作家,创作出一大批优秀剧目。
为坚定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一步发挥南阳艺校“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保护、传承、弘扬南阳曲艺优秀文化,南阳艺校与中国曲协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经过多次沟通、充分论证,决定依托南阳丰富多彩的曲艺资源优势和南阳艺校的生源优势、就业优势,以及省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的师资优势、就业优势,在南阳艺校设立中国曲协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教学基地,开设曲艺表演、曲艺伴奏非遗班,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培育新人,推动曲艺事业繁荣昌盛。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 主要问题。
8.1.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增强。如何更好地将科学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与探索,使其更加适应当前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新要求。8.1.2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不同专业、某一专业不同课程之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条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能很好地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教学实践性内容的针对性不够,缺乏强有力的社会产业和技术支持,艺术类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8.1.3师资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双师型”教师数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全省及全国有影响的教学骨干、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的数量还比较少,教师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环境、学校自身条件和教师自身因素制约影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8.1.4学校现有硬件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这使得专业课程在理论与教学的安排上衔接不够顺畅。
8.2改进措施:
8.2.1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剖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增强特色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8.2.2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有效途径,进一步全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突出校企合作,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8.2.3以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评选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优质教学团队为抓手,强化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建设综合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育教学队伍。
8.2.4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各类项目创建工作,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从争取专项资金、政府投入、企业支持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一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责任编辑:本站主编)